首页 > 最新动态 > 企业发生中毒和窒息事故应如何应急处置?
最新动态
企业发生中毒和窒息事故应如何应急处置?
2025-03-254

小编

 中毒和窒息事故,

指有毒物质通过

不同途径进入体内,

引起某些生理功能

或组织器官受到急性健康损害,

或机体因急性缺氧晕倒

甚至死亡的事故。

中毒和窒息常见于石化企业的生产过程,尤其是在处理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受限空间或通风不良的环境时。

发生中毒和窒息的主要原因是有害气体的泄漏、管线串料、大量有害气体沉积挥发或因氮封等原因导致局部环境中的氧含量低、有害气体增加。

另外,在密闭、半密闭空间易发生中毒和窒息事故,如进入储罐、反应塔、压力容器、管道等。



窒息性气体中毒


01


单纯窒息性气体

氮气、氩气、甲烷、二氧化碳等。

这些气体本身无毒或毒性很低,但由于它们能置换空气中的氧气,导致空气中的氧含量降低,进而引发人体缺氧窒息。

02


血液窒息性气体

一氧化碳

这类气体能与血红蛋白紧密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降低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导致人体组织缺氧。

03


细胞窒息性气体

硫化氢、氰化氢等。

这类气体能抑制细胞内的呼吸酶,阻断细胞对氧的利用,造成细胞内窒息。


化学性中毒和窒息

除了上述窒息性气体外,还可能存在其他有毒化学物质,如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烃类化合物,以及氯化氢、氟化氢等无机酸类气体。

这些物质在进入人体后,可能对人体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等造成损害,进而引发中毒和窒息。



加强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和培训

学习防毒急救安全知识。对从事有毒作业、有窒息危险作业的人员,必须进行防毒急救安全知识教育。教育内容应包括所从事作业的安全知识、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性、紧急情况下的处理和救护方法等。

提高安全意识。通过案例分析、应急演练等方式,提高员工对中毒和窒息事故的认识和警惕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严格作业环境管理


01


做好作业环境分析

在受限空间作业时,必须对作业环境的氧含量、可燃气体含量、有毒气体含量进行分析。

取样分析应具有代表性和全面性,确保受限空间内部任何部位的可燃气体浓度和氧含量合格。

检测点应有代表性,容积较大的受限空间,应对上、中、下(左、中、右)各部位进行检测分析,保证受限空间内部任何部位的可燃气体浓度和氧含量合格。受限空间内温度宜在常温左右。监测结果如有1项不合格,应立即停止作业。

作业人员进入受限空间要佩戴便携式气体报警仪。作业时,作业现场应配置移动式气体检测报警仪,连续检测受限空间内可燃气、有毒气体及氧气浓度,并2h记录1次;气体浓度超限报警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对现场进行处理,重新检测合格后方可恢复作业。


02

进入受限空间前应做好工艺处理和盲板隔离

进入缺氧或有毒气体设备内作业时,应切实做好工艺处理工作,将受限空间吹扫、蒸煮、置换合格。

对所有与其相连且可能存在可燃可爆、有毒有害物料的管线、阀门加盲板隔离,不得以关闭阀门代替安装盲板。盲板处应挂标识牌。


03

通风换气

在作业过程中,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换气条件,确保空气流通,降低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时,为保证空气流通和人员呼吸需要,可采用自然通风,必要时采取强制通风。

难度大、劳动强度大、时间长、高温的受限空间作业应采取轮换作业方式。



做好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


01

配戴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

在有毒场所作业时,必须佩戴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如防毒面具、防护眼镜、防护服等。

同时,应确保防护用品的完好性和有效性,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02

严格执行监护制度

对监护人的特殊要求:a) 监护人应在受限空间外进行全程监护,不应在无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探入或进入受限空间;b) 在风险较大的受限空间作业时,应增设监护人员,并随时与受限空间内作业人员保持联络;c)监护人应对进入受限空间的人员及其携带的工器具种类、数量进行登记,作业完毕后再次进行清点,防止遗漏在受限空间内。



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并配备相应防护器具

在有毒或有窒息危险的岗位,要制定应急救援预案,配备相应的防护器具。

应急预案的内容应包括作业人员紧急状况时的逃生路线和救护方法,现场应配备救生设施等,作业人员应熟知应急预案内容。

受限空间作业的现场要配备一定数量符合规定的应急救护器具(包括空气呼吸器、供风式防护面具、救生绳等),出入口内外不得有障碍物,保证其畅通无阻,便于人员出入和抢救疏散。


小编

近年来,

因为应急救援缺乏针对性、

平时演练不够、

救援器材不能满足要求,

员工缺乏应急救援知识,

盲目施救等原因,

导致伤亡事故扩大的案例

屡见不鲜,

教训极其深刻。

因此,

掌握一定的卫生保健、

急救、互救知识,

对受伤害人员进行

及时和正确的救治,

往往可以减轻伤害程度

甚至挽救生命,

同时为医护人员的到来

争取时间。


有毒气体泄漏时的逃生与急救


01


自救

在可能或确已发生有毒气体泄漏的作业场所,突然出现头晕、头疼、恶心、无力等症状时,必须想到有发生中毒的可能性,此刻应憋住呼吸,迅速逆风跑出危险区。

如遇风向与火源、毒源方向相同时,应往侧面方向跑。

如果是在无围栏的高处,应以最快的速度抓住东西或趴倒在上风侧,尽量避免坠落。

如有条件,尽快启用报警设施,同时,迅速将身边能利用的衣服、毛巾、口罩等用水浸湿后,捂住口鼻脱离现场,减少吸入有毒气体。


02

互救

救援人员首先要摸清被救者所处的环境,并选择正确的防毒面具,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将中毒者救出至空气新鲜处。

救援人员应从上风、上坡处接近现场,严禁盲目进入。



受限空间作业中毒和窒息的急救

出现有人中毒、窒息的紧急情况,抢救人员必须佩戴隔离式防护面具进入受限空间,并至少有一人在外部做联络工作。

发生事故后抢救工作理应分秒必争,但须沉着冷静并正确处理,不能盲目抢救,各行业都曾经发生过多起因施救不当造成伤亡扩大的事故。

受害者撤离现场后,可采用一些简单的方法如人工呼吸等进行抢救。



【每周一课-177】“五懂五会五能”培训如何开展

违规作业、盲目施救致3死!云南先锋化工“12·12”较大窒息事故报告
危险化学品企业检维修作业HSE监理的意义与实施要点
LOPA和SIL定级人员应具备的资质(附相关标准)


来源:班组安全


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

编辑:静安

声明


1

本平台接收会员单位、行业企业、高等院校、安全评价机构等社会单位投稿,稿件内容经审核符合要求的,将免费在本平台及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官网(http://www.chemicalsafety.org.cn/)上进行宣传。投稿邮箱ccsa@ccsa.net.cn,来稿请标注“微信投稿”字样。

2

本平台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和引用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出处所有,如有侵权或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等错误信息,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15810337617),感谢支持!


长按图片 关注我们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