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现场安全管理:一定、二理、三查、四管、五到(附企业管理视频)
最新动态
现场安全管理:一定、二理、三查、四管、五到(附企业管理视频)
2025-04-011


?

在生产作业的现场,安全是高悬的警钟,坚决实现“零事故”。一个安全有序的现场环境,不仅能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还能提升生产效率,降低企业运营风险。这不是喊口号,而是要写进公司的年度计划,分解到各部门和班组,成为每个人的行动准则。

接下来,将深入剖析一套全面且行之有效的现场安全管理方法:“一定、二理、三查、四管、五到”,助力企业打造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

其中,“一定、二理、三查、四管、五到”这个方法名称,是依据内容进行总结提炼而成,便于记忆、实施。因此,理解总结提炼过程,则能更容易理解、消化、转化该方法。

一定:锚定目标严守底线

现场安全管理的核心目标是实现 “零事故”。这并非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贯穿整个生产过程的行动指南。

要达成这一目标,必须牢牢守住两条底线。

1)严格遵守企业制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要求。安全生产管理要求涵盖了从人员操作规范设备维护标准等各个方面。

例如:在电子厂的焊接车间,员工必须佩戴护目镜、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以防止强光刺激眼睛、吸入有害气体和防止烫伤。

这些要求,能有效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等 “三违” 现象,避免因人为疏忽或违规操作引发安全事故。

2)遵循国家和地方的安全法规

必须清楚并严格执行与现场安全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不允许出现任何的不合规情况。

例如:化工企业在物料存储、使用、废弃物处理等环节,都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环保和安全法规执行,确保生产活动合法合规,从法律层面保障场安全

二理:理清作业流程、管理制度;完善体系、规范操作

标准的作业流程是安全零事故目标的具体实现路径,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安全零事故目标的有效监督。

第一“理”,就是理清现场每一道工序的安全要求。

企业应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将每项作业步骤进行详细梳理和优化,找出可能存在冲突或隐患的环节。
把这些流程制作成清晰易懂的流程图或安全作业指导书,张贴在现场显眼位置,方便员工对照执行。
第二“理”,指的是理顺和完善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有了流程还不够,还需要管理制度来监督执行。
企业应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各岗位的安全职责)、隐患报告和整改制度、事故管理制度、奖惩机制等。
管理者可以通过现场演练和培训来让员工熟悉流程和制度。

三查:做好作业前、中、后检查;全程管控,排查隐患

1.作业前检查
人员资质及防护检查确认作业人员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持有有效的操作证书,必须持证上岗。是否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护目镜、耳塞等。
设备设施检查:检查各类设备、工具是否完好,有无损坏、故障或安全隐患,如机械设备的传动部件是否有防护装置,电气设备的接地是否良好。
作业环境检查:评估作业场所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噪声、粉尘等是否符合安全标准,是否存在有毒有害气体或物质。
作业文件检查:检查是否有经审批的作业方案或操作规程,作业人员是否熟悉并理解相关内容。

2.作业中检查

人员操作检查:监督作业人员是否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有无违章操作行为,如违规动火、无证操作、擅自更改作业流程等。
设备运行检查:检查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是否正常,有无异常声响、振动、发热等现象,设备的各项参数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作业环境检查:持续监测作业环境的变化,如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是否发生异常变化,是否存在新的危险因素。
安全措施落实检查:检查各项安全措施是否得到有效落实,如动火作业时的防火措施、高处作业时的防坠落措施、受限空间作业时的通风和监护措施等。

3.作业后检查

人员情况检查:确认作业人员是否全部安全撤离现场,有无人员受伤或被困情况。
设备设施检查:检查设备是否已停止运行,电源是否已切断,设备是否已进行必要的清理、保养和维护工作。
作业环境检查:查看作业现场是否恢复到安全状态,如地面是否清洁,坑洼、孔洞是否已填平或覆盖,临边、高空等危险区域的防护设施是否已恢复原位。
作业记录检查:检查作业记录是否完整、准确,包括作业时间、作业人员、设备运行情况、安全检查情况、问题及处理结果等信息是否记录详细。

四管:管好4类人。明确责任强化监督

管好现场作业人员:现场作业人员是安全管理的重点。企业要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如定期开展安全培训课程、组织模拟事故演练。同时,要严格监督作业人员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管好现场管理人员:现场管理人员要发挥带头作用,严格执行安全制度。现场管理人员需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能力,不仅要监督作业人员的安全行为,还需及时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

管好公司非现场人员:非现场人员如后勤保障人员、技术人员等,虽不在现场,但其工作也会影响现场安全。

管好外来人员:外来人员包括参观者、施工人员、维修人员等,对企业环境不熟悉,易引发安全问题。企业需对外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明确其活动范围和安全责任。

企业需根据现场的组织架构和工作分工,绘制详细的安全责任架构图,明确每个岗位在安全管理中的具体职责。从高层管理人员的安全决策责任,到一线员工的现场操作安全责任,都要一一细化。

同时,对进入现场的所有人员进行严格管理。


五到:投入、提醒、检查、改善、总结到位

(1)安全投入到位,适当加大安全投入力度。

在人员培训方面,邀请专业的安全培训讲师为员工进行系统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素养

在设施设备方面,购置先进的安全防护设备和监测仪器,保障作业环境安全;

在安全管理方面,引入先进的安全管理软件,实现对安全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和科学性。

(2)安全提醒到位,提醒常态化、及时化。

将安全提醒融入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在作业前的班前会上,详细讲解当天工作的安全风险和防范措施;在作业过程中,通过广播、显示屏等方式持续提醒员工注意安全。同时,在现场设置醒目的安全标语和警示标识,时刻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

通过班前会、安全标识等方式,及时提醒员工注意安全事项。

(3)安全检查到位,严肃追究责任,形成安全检查闭环管理。

定期开展全面的安全检查,确保不遗漏任何安全隐患。检查内容应涵盖人员、设备、环境等各个方面。

(4)安全改进到位,持续推进安全改进。

建立安全改进机制,鼓励员工积极提出安全改进建议。

定期对现场安全管理状况进行评估,分析安全事故案例和安全隐患排查结果,找出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可提升空间。

同时,关注行业内的安全新技术、新方法,及时引入并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5)安全总结到位,定期反思,持续迭代。

定期召开安全总结会议,对一段时间内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全面回顾和总结。分析安全目标的完成情况,总结安全管理工作中的经验教训,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并跟踪措施的落实情况。通过持续的总结与反思,不断优化安全管理策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现场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目标、流程、制度、检查、人员、管理等多方面入手。

通过一定、二理、三查、四管、五到的管理方法,企业可以有效提升现场安全管理水平,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稳定发展。

了解、知道,还停留在理论阶段,只有落地到企业,才能真实发挥效果。同时,企业因为具体的业务,会有一些区别,还需要在导入理论阶段,依据企业自身情况,进行合理适配。

让我们携手努力,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企业发生中毒和窒息事故应如何应急处置?

老潘话安全(精选二十):违章,往往是事后的判定
注意!4月1日起这些国家标准开始实施!
石化企业该如何防静电?(附静电风险与防控PPT)


来源:质量视界


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

编辑:静安

声明


1

本平台接收会员单位、行业企业、高等院校、安全评价机构等社会单位投稿,稿件内容经审核符合要求的,将免费在本平台及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官网(http://www.chemicalsafety.org.cn/)上进行宣传。投稿邮箱ccsa@ccsa.net.cn,来稿请标注“微信投稿”字样。

2

本平台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和引用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出处所有,如有侵权或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等错误信息,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15810337617),感谢支持!


长按图片 关注我们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