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设备与管线打开作业许可和风险控制关键点
最新动态
设备与管线打开作业许可和风险控制关键点
2025-05-161

设备与管线打开作业是化工行业常见操作之一,尤其是在检修、维护和改造过程中。然而,这一过程伴随着潜在的安全隐患,如意外释放危险物料和能量,可能导致严重的事故。因此,正确理解和严格执行设备与管线打开作业许可制度至关重要。



一、标准问题


《危险化学品企业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 30871-2022)没有明确要求管线与设备打开需开具管线打开作业许可,但《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导则》(AQ/T 3034-2022)规定了设备、管线打开作业需开具相应的作业票。尽管如此,大多数企业仍遵循GB 30871-2022标准,这表明企业在选择遵循的标准方面存在差异,需进一步统一规范。




二、执行问题


1. 首次打开是否均需开具作业票

对于所有化工设备的管线与设备首次打开,理论上均需开具作业票。然而,实际操作中存在不同理解,需明确具体要求,确保每个首次打开操作都经过严格审批。

2. 是否还需开具一般作业票

在开具管线打开作业票的同时,是否还需开具一般作业票存在疑问。通常情况下,如果管线打开作业票已涵盖所有必要的安全措施,则无需额外开具一般作业票,可以简化流程并提高效率。

3. 涉及盲板作业时的许可证需求

当管线打开是为了抽取盲板时,是否还需开具抽取盲板作业票同样存在争议。根据AQ/T 3034-2022,原则上需分别开具盲板抽堵作业许可证和设备与管线打开作业许可证。但从效率角度考虑,若盲板抽堵作业许可证能全面覆盖设备与管线打开的风险,可仅开具前者。




三、效果问题


目前,管线打开作业许可证的内容与一般作业许可证相似,未能突出其独特性,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安全保障作用。以下是两个典型案例,说明了当前制度存在的不足:

案例一:XX石化公司事故

2017年11月30日,XX石化公司在E2208/2油浆蒸汽发生器检修时,因未确认设备内压力泄完便拆除螺栓,导致管束突出,造成5人死亡、2人重伤、14人轻伤的重大事故。

案例二:XX煤化工公司事故

2023年9月7日,XX煤化工公司气化车间在主管道内介质压力较高情况下进行拆卸阀盖作业,导致高压气体泄漏,造成10人死亡、3人受伤的严重后果。




四、设备与管线打开的目的


设备与管线打开是为了预防含有危险物料的设备与管线首次打开时,假定设备与管线内的物料和能量没有完全排净,导致危险物料和能量从打开口意外释放,从而引发过程安全事故。




五、开设备与管线打开许可证的条件


根据《化工企业设备及管线打开作业实施指南》(T/CCSAS 024-2023),当设备与管线内的物料和能量从打开口意外释放可能造成过程安全事故时,需开具设备与管线打开作业许可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

- 甲、乙、丙A类易燃介质

- 急性毒性类别3及以上的有毒介质

- 腐蚀物

- 氧化剂

- 高低温介质(>60℃或<-10℃)

- 较高压力(>1MPa)系统物料




、设备与管线打开许可证的打开和关闭时间


首次打开含有危险物质的设备与管线前,必须开具设备与管线打开作业许可证。在设备与管线被完全打开后,确认残留物质不会造成过程安全事故,并完成合适能量隔离的情况下,可关闭该许可证。




七、设备与管线打开的风险控制关键点


为确保设备与管线打开作业的安全,需特别注意以下风险控制关键点:

1. 隔离措施的有效性

肉眼看到设备与管线内部前:

· 不能盲目相信上游的隔离措施有效,物料已被隔离;

· 不能盲目相信排放阀已被打开;

· 即使多个仪表显示物料排放干净,也不能轻易相信物料和能量确实排放干净。

2. 逐步操作原则

· 管线打开作业应从设备或管线最小部分着手,以便有效控制意外状况;

· 人员应避免站在打开时管内物质可能喷出的位置

3. 螺栓松动顺序

· 当阀体固定螺栓要松动前,确保管线已排空且排空阀处于开位,上下有隔离阀应在关闭状态,并挂牌或上锁;

· 松开螺栓时应由远到近一点点松,如果设备内部有意外余压,则可从远离人员的开口处喷出,而不会直接伤及工作人员;

· 禁止在管线打开时同时拆除所有螺栓,以便在有意外泄漏时可以立即重新锁紧;

· 根据介质的危险性必要时准备防护罩防止喷溅。

4. 阀门处理

· 球阀或柱塞阀可能会在阀体轴心或填充物间积存压力及残液,不能依靠管线上的压力表来判断其是否有压力;

· 球阀或柱塞阀在拆除前,转至开的位置,而且在排空后要开关几次,以确保阀内残压及残液已完全排空。

5. PPE要求

· 直接实施设备和管线打开的人员,选取PPE应采取保守策略,假定设备内的物质和能量完全没有被排放。




八、结  论


综上所述,设备与管线打开作业许可制度对于保障化工行业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行制度在标准统一、执行细节、效果评估等方面仍有待完善。

笔者建议化工企业在实施检维修作业有涉及到高危险物质时,应开具《设备与管线打开作业许可证》

这些涉氯的安全知识点你清楚吗?

当好班组长的六个要诀

全文可下载 | 行业标准《带压密封和带压开孔作业安全管理规范》发布

变更管理不能有效实施的七个原因


来源:过程安全管理


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

编辑:佑安

声明


1

本平台接收会员单位、行业企业、高等院校、安全评价机构等社会单位投稿,稿件内容经审核符合要求的,将免费在本平台及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官网(http://www.chemicalsafety.org.cn/)上进行宣传。投稿邮箱ccsa@ccsa.net.cn,来稿请标注“微信投稿”字样。

2

本平台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和引用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出处所有,如有侵权或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等错误信息,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15810337617),感谢支持!


长按图片 关注我们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