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取样器是一种用于在封闭环境下安全采集液体、气体或气液混合样品的专业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石油天然气、环保监测等领域。其核心设计理念在于实现采样过程的密闭化,避免样品泄漏、挥发或与外界环境接触,从而保障操作人员安全、防止环境污染,并确保样品分析的准确性。
其优势在于,安全性提升:全封闭设计杜绝了挥发性物质逸散,降低爆炸、中毒等职业风险。据统计,采用密闭采样可使化工厂区事故率降低60%以上。数据可靠性增强:避免样品氧化、吸潮或交叉污染,尤其对痕量分析(如ppm级杂质检测)至关重要。环保合规:符合OSHA、REACH等法规对有毒物质管控要求,减少VOCs排放。操作便捷性:模块化设计支持快速更换样品瓶,部分型号配备自动清洗功能,减少残留影响。
密闭取样器通常由取样阀、连接管线、样品容器(如钢瓶、玻璃瓶)、压力调节装置及密封组件构成。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封闭式循环系统,使样品在设备内部完成传输与收集。操作时,介质经入口阀进入取样腔,通过惰性气体(如氮气)加压或减压调节系统压力,推动样品流入专用容器。整个过程无需开放环境,有效隔绝氧气、水分等干扰因素,尤其适用于易挥发、有毒有害或高纯度介质的采样。
下面,列举一些需要设置密闭取样器的标准和规范性文件,供大家参考。
《石油化工装置工艺设计规范》(SH/T 3121-2022)第9.1.1条,下列介质应采用密闭取样系统:1)根据GBZ/T 230判定毒性危害程度属于中度危害、高度危害、极度危害的介质;2)根据GB 50160和GB 50016判定火灾危险性属于甲类可燃气体或甲A类、甲B类和乙A类可燃液体;3)含有恶臭物质的物料宜采用密闭取样系统。
《石油化工金属管道布置设计规范》(SH 3012-2011)第7.2.3条,极度危害和高度危害的介质、甲类可燃气体、液化烃应采取密闭循环取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化工企业泄漏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三〔2014〕94号)(五)优化设计以预防和控制泄漏。对存在剧毒及高毒类物质的工艺环节要采用密闭取样系统设计,有毒、可燃气体的安全泄压排放要采取密闭措施设计。
随着工业安全与环保标准日趋严格,密闭取样器正逐步替代传统开放式采样,成为流程工业不可或缺的标准化配置。其技术创新(如在线分析联用、物联网远程监控)将进一步推动智能工厂的升级进程。(作者:范志涛)
相关法规标准依据,请登录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化学品安全法规标准信息平台”(https://law.chemicalsafety.org.cn/),或点击“阅读原文”查询。
来源:竹林寂静
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
编辑:佑安
声明
1
本平台接收会员单位、行业企业、高等院校、安全评价机构等社会单位投稿,稿件内容经审核符合要求的,将免费在本平台及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官网(http://www.chemicalsafety.org.cn/)上进行宣传。投稿邮箱ccsa@ccsa.net.cn,来稿请标注“微信投稿”字样。
2
本平台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和引用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出处所有,如有侵权或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等错误信息,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15810337617),感谢支持!
长按图片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