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更管理实践
张亮
必维(天津)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
随着现代化工面临工艺复杂化、装置大型化的挑战,变更管理已从单点控制转变为基于系统思维的全面管理模式。明确变更管理的范围、分类分级、管理权责与程序是变更管理的基础;开展全维度风险评估与管控是变更的安全保障;构建变更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全流程透明化与责任追溯,避免“线下变通”“流程空转”;构建全要素闭环验证管理机制,并且定期回顾,持续改进。最终实现管理流程清晰化、管理程序规范化、风险评估全面化和变更改进持续化,构建“全链条、全要素”的变更管理体系。
LOPA在老旧设施提升改造中的应用实践
高永宜
诺力昂化学品(上海)有限公司
亚太区HSE总监
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的指导下,老旧设施的改造成为提高安全性的关键任务。保护层分析(LOPA)作为一种系统化的风险评估工具,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LOPA通过识别和评估潜在风险事件及其后果,为设施的安全改造提供了科学依据。其应用实践包括确定关键安全层级、优化风险控制措施,以及减少事故发生概率等,不仅提高了风险管理的精准度,还促进了安全投资的合理分配,进而确保设施在改造后的长期安全运行。
AI算法在定量风险评估(QRA)和动态风险评估(DRA)中的应用
卫宏远
天津大学教授、博导
天津大学化工过程安全实验室主任
人工智能算法在安全评估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基于人工神经网络(CNN)模型的燃气泄漏扩散实时预测方法,可通过深度学习提取关键特征,实现燃气泄漏扩散过程的高效模拟,提高预测精度,为实时安全监测与应急处理提供支持。研究基于迁移学习的危险化学品泄漏扩散预测模型,在数据有限的情况下,可通过迁移学习提升模型泛化能力,适用于多种化学品泄漏扩散场景。基于Transformer算法的Q9预测模型,结合贝叶斯动态更新方法,可实时预测气体泄漏后的等效气体云体积(Q9),并动态调整风险评估参数,实现更精准的有毒有害气体泄漏风险预测。
聚焦装置风险的工艺安全评估
张红东
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
副总工程师
通过总结近年来多起事故原因、不同行业事故发生的关键点、隐患类型、辅导企业管理提升的经验、咨询行业最佳实践等,提炼出了聚焦装置风险的工艺安全评估模型。本模型主要分为风险评估质量、关键屏障管理、关键工艺安全活动管理三个方面,兼顾了粉尘爆炸风险评估、反应热风险评估等易忽略的评估关键点,同时综合分析了常见事故的薄弱点,实现了聚焦装置风险的深度评估。
筑牢风险管控的仪表安全屏障
纳永良
北京思创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董事长
针对当前企业普遍存在的报警泛滥、操作员任意屏蔽报警及SIS误动/拒动等隐患,可通过两个关键方法筑牢仪表安全屏障。一是报警管理优化,经合理化分析和采取信息化手段降低报警量,实现自动推送报警信息并与应急响应联动;二是减少SIS误动和拒动,建立全生命周期的功能安全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确保生产运行过程中SIL等级不变。
化工企业安全会诊优秀实践
尹法波
青岛欧赛斯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
安全会诊评估的技术路线:一是合规性评估,利用专业全覆盖、重点问题全覆盖、现场设备设施全覆盖并结合专题评估,解决企业依法合规问题。二是定量风险评估,解决企业周边敏感目标及厂内人员密集场所设置的问题。三是关键风险防控措施有效性评估,从工艺设备专业风险防控角度出发,确保可能导致重特大事故的关键风险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四是安全管理评估,查找管理短板,剖析隐患深层次根本原因,避免隐患重复出现,提高企业安全管理绩效。
异常工况场景设计与授权管理
朱健荣
阿科玛中国大中华区
高级安全经理
在化工行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异常工况处置是防范事故升级的关键环节。据统计分析,多数重大事故的发生均源于异常工况初期?处置不及时、授权机制不完善?以及?控制措施有效性不足?,?最终引发严重后果,?此类风险?在工艺流程复杂的企业中尤为突出。为了提升管控异常工况处置能力,防控处置风险,企业应从实际出发,明确?事故根源识别方法,确定异常工况场景,建立控制措施有效性验证机制以及人员响应流程,分级授权?,?开展?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处置人员能力评估与资质认证,进行不断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全员安全预警及应急处置能力。
巴斯夫作业许可证风险管控
叶宏
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大中华区
职业安全助理经理
特殊作业风险管控一直是化工企业面临的难题,办理作业许可证是管控作业风险的基本措施。许可证办理过程中应关注:一是开展风险辨识,落实安全措施。通过分析作业前、中、后期的风险,分别制定管控措施,并加强对管控措施的确认,从而保证措施得到有效落实。确认管控措施时应做到:确认人员应培训合格且经过授权,按照“四眼”原则逐项确认,确认人员对措施的充分性及必要性负责。二是必须进行安全交底。各专业人员可作为交底人,明确交底内容,交底后所有作业人员均应签字确认。三是开展作业许可证现场检查。对一级或特级动火作业等高风险的作业许可证开展100%现场检查,通过检查评估作业风险是否得到有效管控。同时运用特殊作业审批系统,提升作业效率与安全管理。
结合人工智能(AI)强化报警和异常工况风险管控
葛安卡
上海作本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化工装置的报警和异常工况的管理水平,会影响化工装置的安全生产。当前,人工智能通过数据驱动与算法创新,已经成为提升报警和异常工况管控效能改进的驱动力。人工智能在报警和异常工况管控方面有很多的应用场景,比如辅助开展根原因分析;通过历史数据挖掘与实时特征分析,建立预测性报警模型,开展异常预警。
以强化履职尽责效能为目标的安全管理实践
王日元
宁夏瑞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HSE总监
近年来,随着化工行业快速发展,新员工基数的急速攀升,员工能力表现不足凸显,是影响公司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安全生产筑基行动势在必行。而安全履职能力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需从多个方面入手,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能力提升体系。只有通过理论自学、教育培训等方式,提高公司各级领导干部安全履职能力,才能不断夯实公司HSE管理根基,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化工企业盲板与能量隔离安全管理
劳嫣萍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生产部技术科科长
能量隔离是化工企业设备检维修中必不可少的安全措施,如果能量隔离措施不到位,就可能存在因能量意外释放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风险。基于过程安全管理体系中能量隔离和盲板管理要求,在制定包括隔离方案、确认隔离点、验证隔离有效性的基础上,全面识别检维修和特殊作业前的能量源和风险,实施盲板和能量隔离上锁等多种形式来实现作业风险管控到位。
四川石化设备完整性管理在检维修过程的探索应用
李腾
中国石油四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
机动设备部副经理
中国石油四川石化对标国际先进炼化企业设备管理模式,遵循“设备运行安全可靠、设备状态预知掌控、设备维修科学经济”的管理理念,注重设备完整性管理体系建设,开展“协同化运营、合作化维保、精益化检修、规范化管理、同向化引领”的五化运维工作,扎实做好装置精益化大检修,助力装置安全平稳长周期运行。
整理丨刘璐
(后期可访问协会“化危为安”教育培训在线平台观看演讲视频)
相关阅读
来源: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
编辑:建安
声明
1
本平台接收会员单位、行业企业、高等院校、安全评价机构等社会单位投稿,稿件内容经审核符合要求的,将免费在本平台及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官网(http://www.chemicalsafety.org.cn/)上进行宣传。投稿邮箱ccsa@ccsa.net.cn,来稿请标注“微信投稿”字样。
2
本平台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和引用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出处所有,如有侵权或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等错误信息,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15810337617),感谢支持!
长按图片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