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GB 12710-2024《焦化安全规范》对仪表管理有哪些影响?
最新动态
GB 12710-2024《焦化安全规范》对仪表管理有哪些影响?
2025-07-104

《焦化安全规程》 GB 12710-2024,2025年7月1日开始实施,同时GB 12710-2008版废止,该规范为国家强制类规范,对比前后的规范修改,对仪表的选型、安装、使用和维护等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今天笔者结合自身经历和理解,谈谈对仪表人员的影响


仪表选型方面
  • 防爆要求更严格


标准增加了主要室外爆炸危险环境区域划分等内容。这就要求在焦化厂的爆炸危险区域内,所选用的仪表必须具有相应的防爆等级,以确保在易燃易爆环境中安全运行。例如,可能需要选择符合隔爆型 “d” 或本质安全型 “i” 等防爆类型的仪表,并且要根据具体的爆炸危险区域等级,选择合适的防爆级别和温度组别。


6 电气设施

6.1 防火防爆

6.1.1 焦化企业爆炸危险环境区域的划分,应符合 GB 50058的规定。爆炸危险环境区域划分应根据释放源的种类和性质确定,其中主要室内、外爆炸危险环境区域划分见表 3、表4。


配煤、输焦、皮带通廊,划分为22区,该区域原视频监控设备,皮带秤、电滚筒、接线箱、气体探测器、仪表设备(雷达料位、料位开关、变送器)都需要满足22区粉尘防爆等级IIIC""要求 22 区是指在正常运行时,不太可能产生可燃粉尘云,即使产生也只是偶尔发生并且是短时间存在的区域意味着需大量更新相关设备才能满足新规范要求。    


IIIC 等级源于国际标准IEC 61241(爆炸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及我国对应国家标准 GB 12476(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是爆炸性粉尘的分类之一。根据粉尘的爆炸危险性,爆炸性粉尘被分为 IIIAIIIBIIIC 三个等级,危险程度依次升高(即 IIIC 级粉尘的爆炸风险最高)。



  • 检测功能要求提高    


对于挥发性有机物(VOCs)回收与处理系统,标准规定了一系列安全要求,如需要设置氧含量检测分析仪和氧浓度高报警、高高报警联锁,以及挥发性有机物浓度检测分析及报警联锁装置等。这意味着需要选用具备高精度氧含量检测和挥发性有机物浓度检测功能的仪表,并且要求仪表的检测精度、响应速度等性能指标要满足实际生产和安全要求。


——增加了挥发性有机物(VOCs)回收与处理的安全要求(见7.4);

7.4.9 挥发性有机物回收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储槽采用氨封或保持微正压;

b挥发性有机物总管设置氧含量检测分析仪和浓度高报警、高高报警联锁;

c挥发性有机物各区域主管设置氧含量检测分析仪和浓度高报警、高高报警联锁。7.4.10 挥发性有机物处理装置应采取防止回火措施,并设置挥发性有机物浓度或氧含量检测分析及报警联锁装置。

仪表安装方面位置


  • 位置布局有讲究

由于对中央控制室的布置提出了明确要求,规定涉及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的生产装置控制室、交接班室不应布置在装置区内。那么,与控制室相关的仪表安装位置也需要相应调整,要确保仪表的安装位置便于操作人员观察和操作,同时也要符合安全距离等相关要求。


——增加了中央控制室布置的要求(见 5.3.3、6.1.4):

5.3.3 中央控制室(含煤气净化、粗苯加工、焦油加工)的布置等应符合 GB 50016,GB 50160 的规定。

6.1.4 中央控制室(含煤气净化,粗苯加工、焦油加工)的设计应符合 GB 50160 的规定。涉及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的生产装置控制室、交接班室不应布置在装置区内。


  • 静电防护要重视


标准强调了对静电接地等措施的要求,在涉及易燃易爆介质的场合,仪表的安装需要考虑静电防护问题例如,仪表的外壳等部位需要进行可靠的接地,以防止静电积聚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仪表使用与维护方面


  • 联锁控制要求增多

在煤调湿工艺、焦炉烟道气余热利用及脱硫脱硝等多个环节,都规定了相关工艺参数的在线检测以及与其他设备的联锁要求。如煤调湿系统中,内载气氧含量应与氮气调节阀联锁,调湿后的煤料温度超过一定值时,自动喷水降温装置要启动等。这就要求仪表在使用过程中,要保证其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以确保联锁控制功能的可靠实现。同时,也对仪表的维护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定期对仪表进行校准和检查,确保其性能良好。


增加了克劳斯炉工艺安全联锁的内容(见9、10.4.8)


集气管放散管应设置荒煤气自动放散点火装置,并与集气管压力联锁。

9 炼焦

9.1 焦炉

9.1.1 焦炉炉顶表面应平整。

9.1.2 焦炉上升管盖、桥管与阀体承插口应采用水封结构,装煤孔应采用隔热炉盖。

9.1.3 焦炉上升管应设防热挡板或采用余热利用技术等隔热措施。

9.1.4 双集气管焦炉在对着上升管管口的横贯管管段下部应设防火罩。9.1.5 集气管放散管应设置荒煤气自动放散点火装置,并与集气管压力联锁,放散管的高度应高出集气管走台5 m以上。手动操作时,应能在集气管走台或煤塔附近进行。


10.4.8 克劳斯法制硫磺(含氨分解),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克劳斯炉、氨分解炉点火前,应检查确认无泄漏,系统吹扫检测合格后方可点火,若点火失败,系统应再次吹扫,并确认合格后方可再次点火。 

b) 克劳斯炉、氨分解炉系统不应超温超压操作。 

c) 克劳斯炉区域应设置硫化氢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 

d) 克劳斯炉(氨分解炉)生产状态下(主烧嘴)应设置下列紧急停车联锁: 

1) 至烧嘴的煤气总管压力低低报警联锁;

2) 至烧嘴的空气总管压力低低报警联锁;

3) 至烧嘴的酸汽(氨气)压力低低报警联锁; 

4) 炉膛过程气温度低低报警三取二联锁; 

5) 炉膛过程气温度高高报警三取二联锁;

6) 废热锅炉过程气入口温度低低报警联锁;

7) 废热锅炉过程气入口温度高高报警联锁;

8) 锅炉液位低低报警联锁;

9) 硫冷凝器液位低低报警联锁;

10) 炉膛过程气压力高高报警联锁;

11) 氮气压力低低报警联锁;

12) 仪表风压力低低报警联锁;

13) 炉膛火焰检测联锁。 

e) 克劳斯炉(氨分解炉)烘炉/赶硫状态下(辅助烧嘴)应设置下列紧急停车联锁:

1) 至烧嘴的煤气总管压力低低报警联锁; 

2) 至烧嘴的空气总管压力低低报警联锁;

3) 炉膛过程气温度高高报警三取二联锁; 

4) 废热锅炉过程气入口温度高高报警联锁;

5) 锅炉液位低低报警联锁;

6) 硫冷凝器液位低低报警联锁; 

7) 炉膛过程气压力高高报警联锁; 

8) 氮气压力低低报警联锁;

9) 仪表风压力低低报警联锁;

10) 至辅助烧嘴煤气流量低低报警联锁;

11) 至辅助烧嘴空气流量低低报警联锁;

12) 炉膛火焰检测联锁。


  • 报警功能需可靠


对于有毒气体和可燃气体的检测报警装置,标准要求按照相关规定设置,并且要保证其可靠运行。例如,在脱硫真空泵、制酸焚烧炉及克劳斯炉等区域要设置硫化氢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这就需要定期对报警装置进行测试和维护,确保在发生气体泄漏等异常情况时,能够及时、准确地发出报警信号。


增加了脱硫真空泵、制酸焚烧炉及克劳斯炉等区域设置硫化氢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的要求 (见10.4.6、10.4.7、10.4.8)

10.4.6真空碳酸盐法脱硫,应符合下列规定:
a)脱硫塔底部液位不应超过入口煤气管道最低处;
b)真空泵区域应设置硫化氢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

10.4.7制酸应符合下列规定:

a)酸汽进焚烧炉的管道应设快速切断装置,并与煤气压力,风机联锁;系统突然停车时,应立即打开酸汽通往荒煤气管道的阀门,并及时检测跟踪真空碳酸盐法脱硫前各工序煤气及其冷凝液中硫化氢含量;

b)进入棒式过滤器、吸收塔、酸雾过滤器等作业,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吹扫过滤棒时,给汽应由小到大,身体避开易外漏部位;
c)酸汽系统应设有排水器,不应直接排放

d) 焚烧炉区域应设置硫化氢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

10.4.8克劳斯法制硫磺(含氦分解),应符合下列规定。

a)克劳斯炉、氨分解炉点火前,应检查确认无泄漏,系统吹扫检测合格后方可点火,若点火失败,系统应再次吹扫,并确认合格后方可再次点火。

b)克劳斯炉、氮分解炉系统不应超温超压操作。

c)克劳斯炉区域应设置硫化氢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

总之,焦化企业需要根据新规范的要求,对仪表相关的工作进行全面梳理和改进,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和企业安全生产的需要。




如何确保化学品储罐最大安全容量下的安全性?

应急管理部征求《化工装置老化评估方法(征求意见稿)》意见

硫化氢有毒气体探测器的量程选择及报警值设置(附依据)

这项强制性国家标准,今天起正式实施!


来源:仪表搬砖工


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

编辑:静安

声明


1

本平台接收会员单位、行业企业、高等院校、安全评价机构等社会单位投稿,稿件内容经审核符合要求的,将免费在本平台及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官网(http://www.chemicalsafety.org.cn/)上进行宣传。投稿邮箱ccsa@ccsa.net.cn,来稿请标注“微信投稿”字样。

2

本平台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和引用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出处所有,如有侵权或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等错误信息,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15810337617),感谢支持!


长按图片 关注我们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