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绍兴市上虞区绿色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3.0版动员部署会议精神,6月23日,上虞区应急管理局印发《绍兴市上虞区化工产业改造提升3.0版安全生产对标提升工作方案》,在区内全面启动“3.0版整治提升改造”,营造安全稳定的化工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环境,加速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近年来,上虞区致力于促进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携手企业和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共同努力,深耕细作,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管理模式,收获了丰硕的安全成果。
整治提升先行 真抓实干见效
上虞区化工产业起步较早,安全监管工作一度滞后。据区应急局2016年统计,全区有各类化工企业173家,分布散乱、监管失衡、低效高危。
“在国家开展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之前,区政府就已意识到必须开展安全整治工作。”上虞区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姚坚称,上虞区委、区政府2016年3月印发《上虞区化工行业整治提升行动计划》,2017年启动“1.0版整治提升”。“1.0行动”秉持“一园式集聚”原则,明确了上虞区化工行业整治的总体目标、具体任务、职责分工,形成国内首个精细化工领域改造提升57条标准。“2.0行动”在2019年启动,制定了《上虞区化工产业改造提升标准(57+5条)》。
为切实推进整治提升行动,2022年12月,上虞区应急局开展化工企业专家驻企服务,建立“专家+片长”驻企服务指导机制,邀请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上虞项目部8位专家在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企业驻点。
“专家+片长”驻企服务指导
“我们专家从体系管理、总图管理、工艺管理、设备管理、电气管理、仪表管理、应急管理、能力素质等8个维度,深入开展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点对点’驻企,‘手把手’指导,提出‘一企一策’整治提升方案。”中化协上虞项目部主任路家山介绍说,驻企服务成效显著,仅2024年就帮助61家企业查改隐患8035项,解决典型问题1758项,助力企业实现全员安全技能提升、企业安全管理能力提升、风险控制能力提升“三个提升”目标。
“我区在国家对五类高危工艺实施全程自动化改造要求的基础上,提出‘早走一步、提升一点’,预计在‘3.0阶段’实现对区内全部危化品企业、所有化工装置实现远程控制和自动化、信息化改造。”姚坚说,整治提升行动开展至今,上虞区有效防范了安全风险,遏制了亡人事故发生,危化品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
三方共管夯根基 飞行检查护平安
上虞经开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也离不开上虞区的“三方共管”模式,即上虞区应急管理局、园区管委会、综管办对园区共同行使管理职责,协同办公。
姚坚称,2017年林江化工“6·9”爆燃事故暴露出上虞区安全监管工作存在机构责权不清、监管力度不够的问题。于是,上虞区政府从原先的园区管委会中分离出杭州湾综合管理办公室,单设环保科、应急科、市场监管科、社会性事务科,全权负责园区安环卫生监察等方面的事务。
“‘三方共管’大大提高了安监工作的精细化和专业程度。一来明晰了监管权责,避免了部门间推诿扯皮;二来实现了专科专域、专岗专人,各领域和方向皆有专门机构负责,园区整体安全生产监管力量得到了明显加强。”姚坚介绍,在具体的安全监管事务上,区应急局行使监察职责,开展方向性工作指导,综管办则承揽园区的各项安监细务,督促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同时,二者还定期对园区重点企业联合开展飞检等检查行动。
飞检,源自2022年6月上虞区应急局印发的《绍兴市上虞区应急管理局化工企业安全飞检制度》,其要求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对园区危化品生产、使用、储存企业的不提前告知的现场突击检查,着重核查涉及重点产品、重点区域、重点问题的,省、市安全督查情况较差的,涉嫌严重违反法律法规的,已发生事故或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前期安全飞检情况较差的企业。
上虞项目部协同监管部门开展飞检
“飞检的目的是拉练评比。”龙盛化工安全部部长吕晶解释说,园区消防应急标准要求企业必须做到“135”,即手报后1分钟内确认火警,3分钟内应急人员到达现场,5分钟之内消防出水,确保企业具备在10分钟黄金救援时间内“救早灭小”的能力。
“飞检还经常选在周六日,以验证企业的常态化备战能力和领导带班情况。”上虞新和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HSE部经理助理、安全科科长张伟称,飞检每季度都要把园区所有企业过筛,不仅检查企业应急物资、人员配备,还会考核现场人员的应急知识与能力。
“受区局委托,项目部依规组织常态化飞检,每期飞检随机抽选10家企业,检验企业应急处置能力,汇总报警管理、危化品管理等情况。”中化协上虞项目部副主任温义斌介绍,飞检已累计开展61期,检查企业610家次,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2248处,与开展飞检初期相比,企业应急救援水平明显提升。
报警管理更规范 特殊作业零伤亡
上虞经开区当前良好的安全生产形势,还离不开区内企业的共同努力。
“我们园区精细化工企业较多,DCS系统建设起步较晚,企业的报警管理十分混乱,要么频繁超报,要么基本不报。”中化蓝天氟材料HSE部长杨树郁称,为根除这一问题,园区企业在中化协上虞项目部的指导下,共同制定了《上虞区化工企业报警管理办法(试行)》,并于2021年12月推出实施。
“《办法》对企业DCS进行细致分级与权限划分,督促我们依标整改。”张伟认为,《办法》从管理制度、报警辨识、报警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系统维护、系统监测与评估、变更管理、系统审查等十个方面明确了报警管理措施,统一了报警标准,提高了园区报警监控的有效性、企业报警管理的精准度。
据上虞经开区安全环保智慧监管平台统计,截至2025年4月,累计优化报警点位900余个,平台每月报警总数从2021年初的1100余条下降至90余条,无效报警和误报警数量减少87%以上。
区内企业还十分注重安全作业管理,采取多种措施严控各类作业安全风险。
上虞项目部对入场承包商开展巡查
“企业委托我们对入场承包商进行全程全域监督。”路家山称,为把控承包商服务质量,项目部对承包商进行全年不间断的抽样检查,在每年6月—9月的大修期间,还会开展承包商特殊作业巡查,对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的高危作业立即叫停。近四年以来,上虞经开区化工企业实现了特殊作业零伤亡。
来源: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
编辑:静安
声明
1
本平台接收会员单位、行业企业、高等院校、安全评价机构等社会单位投稿,稿件内容经审核符合要求的,将免费在本平台及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官网(http://www.chemicalsafety.org.cn/)上进行宣传。投稿邮箱ccsa@ccsa.net.cn,来稿请标注“微信投稿”字样。
2
本平台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和引用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出处所有,如有侵权或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等错误信息,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15810337617),感谢支持!
长按图片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