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工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生产装置的开停车操作,相关文件和标准对开停车方案和操作规程中的开停车都有具体要求。
那么,开停车方案和操作规程中的开停车要求有何区别呢?
一.文件和标准对开停车的定义
《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三〔2013〕88号)第(八)条,要求企业要规范操作规程内容,应至少包括:开车、正常操作、临时操作、应急操作、正常停车和紧急停车的操作步骤与安全要求;工艺参数的正常控制范围,偏离正常工况的后果,防止和纠正偏离正常工况的方法及步骤等。
《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导则》(AQT3034-2022)第4.9.3条装置开停车,要求企业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在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基础上制定开停车方案,经审批后实施。对临时、紧急停车后恢复开车时的潜在风险应重点分析。
二.联系和相同点
它们共同点,是都明确了开停车的操作步骤、操作内容以及操作标准等,都需要在开展风险研判、同类事故案例经验汲取等基础上进行编写,都需要进行培训确保操作人员熟悉掌握。
操作规程对开停车操作要全覆盖,包括各种催化剂还原、炉体升温的前期准备,开停车车操作步骤和工艺指标调优等开停车具体的内容,以及停车步骤、触媒钝化处置等停车后续措施。操作规程,是日常生产操作的“法规”,必须能做到“有法可依”。
开停车方案,是指导操作人员对生装置开停车的指导方案,对本次开、停车的操作步骤要详细说明,指导本次装置开停车操作。
三.区别和不同
1.包含范围不同。
操作规程,应包含所有可能遇到、各种情况下的开停车(包括公用工程、生产装置、环保设施等),包括开车、正常操作、临时操作、应急操作、正常停车和紧急停车等,具有通用性、重复性。
开停车方案,只包括涉及本次开停车范围内的操作步骤和工作要求,具有针对性、临时性。
2.侧重点不同。
操作规程侧重于操作步骤、偏离风险和预防、纠偏措施等,重点是操作步骤等的技术要求。
开停车方案,应明确开停车的职责、原辅料准备、开车进度、风险辨识、应急预案、停车操作步骤、开停车人员和物资保障等,开展本次开停车风险辨识和评估、侧重于潜在风险分析,要针对本次开停车风险编制开停车确认表,重点侧重于关键步骤确认签字、现场巡检要求、人员控制、应急授权、以及螺栓热紧(冷紧)特殊要求等的管理要求。
3.管理时限不同。
操作规程,每年进行有效性确认,每三年进行一次修订。
开停车方案,针对本次开停车的编写、审批、培训等。
来源:竹林寂静
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
编辑:静安
声明
1
本平台接收会员单位、行业企业、高等院校、安全评价机构等社会单位投稿,稿件内容经审核符合要求的,将免费在本平台及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官网(http://www.chemicalsafety.org.cn/)上进行宣传。投稿邮箱ccsa@ccsa.net.cn,来稿请标注“微信投稿”字样。
2
本平台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和引用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出处所有,如有侵权或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等错误信息,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15810337617),感谢支持!
长按图片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