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化工装置检修后开车常见的9个问题和预防措施
最新动态
化工装置检修后开车常见的9个问题和预防措施
2025-08-125

   化工装置的设备检修是保证设备完好性的手段,但是检修后的投料开车风险较大,经常发生安全事故。笔者根据自身经验,列举了一些开车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预防措施,供大家参考、讨论。


1.设备、管线的法兰、丝堵等处物料泄漏

例如:检修管道、设备的的气密、试压不足,导致进入物料升压后泄漏;换热器、管道等丝堵,检修后遗漏未上或不严密,未规范安装;物料温变较大管道的法兰螺栓,未按照要求进行热紧(冷紧)等措施。

2.动设备故障

例如:动设备的润滑油缺少,导致轴瓦、轴承摩擦过热损坏;单体未试车或不规范,未能完全午安暴露问题,长时间运行后出现故障;设备冷却水管道阀门未开,导致气缸、换热器过热损坏,冒然进冷却水导致气化超压爆炸。

3.阀门开关错误导致出现生产、设备故障

例如:工艺流程阀门未开,导致系统憋压、或物料中断;泵体导淋未关,导致跑料等意外事故;气动仪表气源未开,导致自动阀门不动作等;大流量离心泵出口阀门在开启状态启泵,导致电机超电流跳车或损坏。

4.未开车前安全确认或走形式

例如:DCS的各种仪表PID参数设置不准确,导致控制回路调整不正常;可燃介质吹扫、置换等不彻底,导致混合气体达到爆炸极限;检修用盲板未抽,系统被迫再交出置换交出处置。

5.开车物资、人员等开车保障不足

例如:开车物资准备不足,例如催化剂数量不够等;氮气、仪表空气、循环水等共用工程有故障;对讲机、现场广播等故障,信息通讯不畅;电仪、维修等人员准备不足,在装置异常时不能第一时间维护处置。

6.人员操作延迟或失误

例如:操作人员开阀门开度大引蒸汽过快不能及时排出凝液导致管道液击破裂;开车初期液体管道高点排气不足,气体管道地点排液不足,导致物料输送受阻;工艺控制指标的升温、升压未按照规程进行,出现超温、超压现象;阀门开关次序、投料次序等错误,出现生产或安全事故;上下游不匹配,导致储罐冒罐、或抽空;总控人员和现场岗位人员,信息沟通不到位导致操作失误;人员交接班交接不清楚(尤其是关键检修信息),导致操作失误。

7.开车多头指挥

例如:操作人员接到不同操作指令,无法操作执行;对总控下达指令,和现场岗位指令矛盾、不一致;操作指令没有一惯性,频繁改变导致信息难以正常流动出现操作失误。

8.异常工况处置不当

例如:工艺指标偏离后,未及时纠偏;对装置报警,未及时确认、处置;装置出现异常工况时,没有进行风险研判盲目处置;异常工况处置时,没有考虑上下游工序、人员聚集等。

9.应急器材和位置不能良好备用

例如:安全阀前阀门未打开;空气呼吸器气瓶压力不足;生产装置洗眼器没有水,或水压不足;应急照明等故障;消防水管网压力不足。

针对以上问题,要做好以下预防措施:

1.组织对开车的潜在风险进行研判评估,并制定风险防控措施;

2.编制开车方案,落实好各项开车准备工作;

3.组织对开车方案的培训,确保相关人员熟悉方案的各项要求;

4.组织开车安全条件的确认,包括开车确认表、人员到位情况、应急物资等;

5.落实开车方案中的各项措施,尤其关键步骤确认、进退物料次序和速度等;

6.做好开车过程中的异常工况处置,没有风险研判的退守到安全状态。


【揪出身边的隐患】应急照明灯被糊了一脸涂料废了武功

开停车方案和操作规程中的开停车要求有何区别(附依据)

【每周一课-195】张洪生:化工装置夏季高温风险应对措施

【微视频】利旧设备加“盲板”,你在糊弄谁?


来源:竹林寂静


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

编辑:静安

声明


1

本平台接收会员单位、行业企业、高等院校、安全评价机构等社会单位投稿,稿件内容经审核符合要求的,将免费在本平台及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官网(http://www.chemicalsafety.org.cn/)上进行宣传。投稿邮箱ccsa@ccsa.net.cn,来稿请标注“微信投稿”字样。

2

本平台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和引用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出处所有,如有侵权或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等错误信息,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15810337617),感谢支持!


长按图片 关注我们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