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员安全管理
1. 岗位资质:确保员工持有效资格证上岗,确保特种作业人员证件齐全且在有效期内。
2. 安全培训:定期开展岗位安全知识、操作技能培训,新员工必须经三级安全教育。
3. 身体状态:关注员工是否存在带病、疲劳或情绪异常上岗,禁止酒后作业。
4. 劳动纪律:严查违规操作、擅离职守、冒险蛮干等行为。
5. 防护用品:监督员工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安全帽、手套、防护服等)。
二、设备设施安全
6. 日常检查:班前、班中、班后检查设备运行状态,及时排查异响、漏油等异常情况。
7. 定期维护:按计划对设备进行保养、检修,确保设备传动、制动等关键部件正常。
8. 安全装置:保证设备的防护栏、急停按钮、警示标识等安全装置完好有效。
9. 电气安全:检查电线、插座、开关是否老化破损,接地是否可靠。
10. 特种设备:起重机、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需定期检验,操作人员须持证上岗。
三、作业环境安全
11. 通道畅通:确保消防通道、安全出口、作业通道无堵塞,通道宽度符合标准。
12. 现场整洁:物料、工具堆放有序,无乱堆乱放,地面无积水、油污。
13. 照明通风:作业区域照明充足,通风良好,粉尘、噪音控制在相关标准限值内。
14. 安全标志:确保安全警示标志无破损、褪色。
15. 消防设施:消防栓、灭火器、应急照明等完好且在有效期内,员工会正确使用。
四、作业流程安全
16. 规程执行:监督员工严格遵守作业指导书(SOP),不简化或跳过步骤。
17. 动火作业: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清理周边可燃物,配备监护人和灭火器材。
18. 高空作业:检查脚手架、安全带、安全网等是否合格,禁止无证登高。
19. 受限空间:进入密闭空间前进行通风、检测,并配备监护和应急设备。
20. 交叉作业:多工种同时作业时须明确责任,设置隔离区,避免相互干扰。
五、隐患与应急管理
21. 隐患排查:鼓励员工主动报告安全隐患,建立台账并跟踪整改。
22. 整改闭环:对排查出的隐患定责任人、定时间、定措施,确保整改到位。
23.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火灾、触电、设备故障等应急演练,提升处置能力。
24. 急救能力:确保急救箱药品齐全,员工掌握基本急救知识(如心肺复苏)。
25. 事故处理:发生小事故或未遂事件及时分析原因,避免重复发生。
六、物料与化学品安全
26. 物料存放:原材料、成品分类存放,标识清晰,重物不超高超宽堆放。
27. 化学品管理:危险化学品单独存放,配备防泄漏设施,使用时遵守操作规程。
28. 废弃物处理:生产废料、危险废物按规定分类处理,不随意丢弃。
29. 领用登记:危险化学品领用、归还如实登记,数量清晰可追溯。
30. 相容性检查:不同性质化学品(如酸与碱)分开存放,避免混存发生反应。
来源:中电方大服务平台
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
编辑:佑安
声明
1
本平台接收会员单位、行业企业、高等院校、安全评价机构等社会单位投稿,稿件内容经审核符合要求的,将免费在本平台及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官网(http://www.chemicalsafety.org.cn/)上进行宣传。投稿邮箱ccsa@ccsa.net.cn,来稿请标注“微信投稿”字样。
2
本平台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和引用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出处所有,如有侵权或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等错误信息,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15810337617),感谢支持!
长按图片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