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从登高作业违规看企业外包风险防控(附视频)
最新动态
从登高作业违规看企业外包风险防控(附视频)
2025-09-084

近年来,企业外包业务快速发展,但承包商安全管理问题却成为事故高发的“重灾区”。笔者在安全检查中发现,部分企业还存在承包商登高作业不办票证、人员未培训上岗等乱象,暴露出企业“以包代管”“责任悬空”等典型问题。本文将针对承包商管理的关键漏洞,提出系统性改进建议。

一、承包商管理典型问题

1资质审核流于形式。部分企业仅招标时审查承包商资质,后续动态管理缺失,导致资质过期、挂靠、人员无证上岗等问题频发,例如某企业承包商的高处作业证已经过期,但仍在参与高危作业;资质造假现象突出,甚至有承包商抄袭其他企业的HSE制度应付检查。

2登高作业管理失控。高空作业(≥2米)不设置监护人,安全带不系挂,甚至有些企业允许承包商在化工生产装置内随意开展登高作业,连基本的安全告知都提供不出来。

3过程监管“宽松软”。发包方对承包商的作业过程不监督、不落实,承包商在作业过程中随意更换施工人员,发包方却不管不问;对交叉作业无统一协调管理,危险作业(如动火、受限空间)不能严格执行“作业票”审批。

二、问题根源:甲乙双方责任失位

1、甲方存在“甩手掌柜”心态。将工程外包后疏于管理,安全协议条款模糊,未明确交叉作业、分包监管责任;安全投入不足,未配备专职管理人员或引入第三方监理。

2、承包商“重效益轻安全”。为压缩成本,减少安全投入(如使用老旧设备、不配备防护用品);培训走过场,未根据项目特点开展针对性培训和实操演练(如脚手架搭设、应急逃生)。

三、改进对策:构建全链条风控体系

1严把“入口关”:动态化资质管理

建立承包商“黑名单”,定期核查资质有效性。高风险项目引入专家预审,明确HSE制度清单和人员配置标准。

2强化过程监管:从“纸面”到现场

高危作业必须办理票证、必须配备监护人、必须穿戴防护装备、必须培训考核合格。推行“红马甲”标识管理,区分外包人员,落实统一交底、统一监控。

3深化培训与考核

采用“案例教学+VR模拟”提升培训效果(如模拟高处坠落应急)。将承包商安全表现纳入合同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

4、压实甲方领导责任

风险项目由厂级领导直接督导,定期召开安全协调会;建立应急预案联动机制,将承包商纳入企业应急演练。 承包商安全管理绝非“一包了之”,而是需要甲乙双方共同构建“责任共担、风险共防”的生态。唯有从资质审核、现场监管到培训考核形成闭环,才能杜绝登高作业不办票、不培训等乱象,真正守住安全生产底线。


“世纪之毒”重塑全球危险化学品监管体系

【每周一课-200】苏立国:如何确保重点环保设施安全运行?(上)

化工事故仍旧高发,再谈如何筑牢安全防线

从RBPS基本原理看我国化工行业严格监管的必要性


来源:磐石安全-安如磐石


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

编辑:静安

声明


1

本平台接收会员单位、行业企业、高等院校、安全评价机构等社会单位投稿,稿件内容经审核符合要求的,将免费在本平台及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官网(http://www.chemicalsafety.org.cn/)上进行宣传。投稿邮箱ccsa@ccsa.net.cn,来稿请标注“微信投稿”字样。

2

本平台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和引用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出处所有,如有侵权或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等错误信息,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15810337617),感谢支持!


长按图片 关注我们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