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鹤管、阻火器······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规定详解
最新动态
鹤管、阻火器······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规定详解
2025-09-115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是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一环,涉及生产(包括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修理)、经营、使用、检验、检测等环节,而做好这一系列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是特种设备类别的正确判定及具体的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掌握。压力管道元件的制造许可,是当前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特别关注的管控环节。


什么是压力管道元件

对于压力管道的安全管理,很多人并不陌生,而对于压力管道元件及其安全管理,却是很多使用单位管理人员的盲区。

01

压力管道元件属于其中特种设备种类之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第二条,国家对特种设备实行目录管理。特种设备目录由国务院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查阅《质检总局关于修订〈特种设备目录〉的公告》(2014年第114号),压力管道元件属于特种设备种类之一,代码为7000。注:压力管道的代码为8000。

02

压力管道元件包括哪些类别

作为特种设备种类之一,压力管道元件包括以下七个类别:压力管道管子、压力管道管件、压力管道阀门、压力管道法兰、补偿器、压力管道密封元件、压力管道特种元件。

每个类别的压力管道元件,又细分若干品种。如:压力管道管子包括无缝钢管、焊接钢管、有色金属管、球墨铸铁管、复合管、非金属材料管等典型产品。压力管道阀门包括金属阀门、非金属阀门、特种阀门等典型产品。补偿器包括金属波纹膨胀节、旋转补偿器、非金属波纹膨胀节……

每个品种的压力管道元件又包含若干典型产品。如:复合管件包括金属与金属复合管件、金属与非金属复合管件、非金属与非金属复合管件。


为什么要实行压力管道元件的制造许可

01

实行许可制度是法律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第四条 国家对特种设备的生产、经营、使用,实施分类的、全过程的安全监督管理。”“第十八条 国家按照分类监督管理的原则对特种设备生产实行许可制度。”“第三十二条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使用取得许可生产并经检验合格的特种设备。”

02

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4 号)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 549 号)

《质检总局关于修订《特种设备目录》的公告》(2014年第114号)及附件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 08-2017)

《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TSG D0001-2009)

《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 工业管道》(TSG D7005-2018)

《压力管道监督检验规则》(TSG D7006-2020)

《压力管道元件型式试验规则》(TSG D7002-2023)

《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规则》(TSG D2001-2006)

《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TSG 07-2019)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特种设备行政许可有关事项的公告》(2021年第41号)

《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特种设备行政许可有关事项的通知(市监特设发〔2022〕17 号)》

03

典型事故

与压力管道元件管理相关的事故中,最典型的是2016年发生的湖北当阳市马店矸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8·11”重大高压蒸汽管道裂爆事故,事故造成22人死亡。查阅事故调查报告,直接原因分析中指出,“安装在2号锅炉高压主蒸汽管道上的事故喷嘴(差压式流量计)是质量严重不合格的劣质产品”;管理原因分析中指出,“事故喷嘴虽然是一种流量计,但也是高温高压蒸汽管道的一部分,具有压力管道的全部功能。”


压力管道元件的制造许可具体规定

01

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

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按照产品类别、品种、许可级别确定许可范围,具体划分见下表。

特种设备生产单位许可目录

许可类别

项目

由总局实施

的子项目

总局授权省级市场监管部门实施或由省级市场监管部门实施的子项目

制造

单位

许可

压力管道

元件制造

1.压力管道管子(A、B)

2.压力管道阀门(A1、A2、B)

3.压力管道管件(无缝管件(B1、B2)、有缝管件(B1、B2)、锻制管件、聚乙烯管件)

4.压力管道法兰(钢制锻造法兰)

5.补偿器(金属波纹膨胀节(B1、B2))

6.元件组合装置

02


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参数级别及型式试验

(1)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参数级别见下表

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参数级别

设备类别(品种)

许可参数级别(同品种A级覆盖B级

A级

B级

压力管道管子(无缝钢管、焊接钢管、非金属材料管)

1.公称直径大于或者等于150mm且公称压力大于或者等于10MPa用于压力管道的无缝钢管

2.公称直径大于或者等于800mm用于输送石油天然气的焊接钢管

3.公称直径大于或者等于450mm用于输送燃气的聚乙烯管

除A级以外的其他无缝钢管、焊接钢管、聚乙烯管;非金属材料管中的其他非金属材料管。

压力管道阀门(金属阀门)

A1:公称压力大于或者等于10MPa且公称直径大于或者等于300mm的金属阀门

A2:公称压力大于4.0MPa且设计温度低于或者等于零下101℃的金属阀门

公称压力大于4.0MPa且公称直径大于或者等于50mm的其他金属阀门。

压力管道管件(无缝管件、有缝管件、锻制管件、聚乙烯管件)

锻制管件、聚乙烯管件,不分级

B1:公称直径大于或者等于300mm且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大于540MPa的无缝管件、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大于540MPa的有缝管件;

B2:其他无缝管件、有缝管件。

补偿器(金属波纹膨胀节)

B1:公称压力大于或者等于4.0 MPa且公称直径大于或者等于500mm的金属波纹膨胀节;

B2:其他金属波纹膨胀节。

法兰(钢制锻造法兰)

钢制锻造法兰,不分级

需要制造许可的元件组合装置

燃气调压装置、减温减压装置、流量计(壳体)、锅炉范围内管道和长输油气管道使用的工厂化预制管段。

(2)需要进行制造监督检验或者通过型式试验的元件组合装置

元件组合装置是指由管子、管件、阀门、法兰、补偿器、密封元件等压力管道元件组合(焊接、法兰连接等)在一起具备某种功能的装置,包括井口装置和采油树、节流压井管汇、燃气调压装置、减温减压装置、阻火器、流量计(壳体)、工厂化预制管段。不需要制造许可的元件组合装置仍需要进行制造监督检验或者通过型式试验

工厂化预制管段是指制造单位在工厂内根据施工设计图将压力管道元件焊接组装整体出厂的管道元件产品,包括:汇管、过滤器、分离器、凝水(气)缸、除污器、混合器、缓冲器、收发球筒、鹤管等,不包括在施工现场进行的管道预制

(3)只需通过型式试验的压力管道元件

只需通过型式试验的压力管道元件

设备类别

需通过型式试验的设备品种(产品)

压力管道管子

无缝钢管(热扩)

有色金属管

球墨铸铁管

复合管

压力管道管件

复合管件

非金属管件(不包括聚乙烯管件)

压力管道阀门

金属阀门(公称压力小于或者等于4.0MPa)

非金属阀门

补偿器

旋转补偿器

非金属膨胀节

压力管道密封元件

金属密封元件

非金属密封元件

压力管道特种元件

防腐管道元件

压力管道特种元件

(元件组合装置)

井口装置和采油树、节流压井管汇、阻火器

特种设备型式试验报告和型式试验证书应当由型式试验机构上传到全国特种设备型式试验公示平台(https://cnse.samr.gov.cn)进行公示。

03

进口压力管道元件许可

自2022年6月1日起,进口压力管道管子(A、B)、压力管道阀门(A1、A2、B)的制造单位应当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生产许可证》,并按相关安全技术规范要求通过型式试验和制造监督检验(或者进口安全性能监督检验),过渡期至2024年5月31日。

04


鹤管是否需要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

按照2023年7月17日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公众留言”的回复,工业管道使用的工厂化预制管段(包括鹤管),不需要制造许可,不需要制造许可的元件组合装置仍需要进行制造监督检验或者通过型式试验。


压力管道元件使用单位如何管控

压力管道元件使用单位在采购压力管道元件时,应按照压力管道元件的制造许可规定,要求制造单位提供相应的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压力管道元件)、特种设备型式试验证书(压力管道元件)、特种设备监督检验证书(压力管道元件制造)等。


结束语

特种设备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有较大危险性,为预防特种设备事故,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应切实地全面担负起企业的特种设备安全工作职责,规范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尤其要规范压力管道元件的制造许可管理,避免管理缺失。



2死2伤!上海睿腾医药科技公司“3·24”爆炸事故调查报告公布

设计缺陷致硫酸储罐爆燃!湖南恒光化工公司“8·28”事故报告

危化品企业防泄漏管理典型问题梳理及管理建议(附隐患图片)

八方面54条!化工和危化品企业重大隐患判定标准征求意见(附修改前后对照表)


来源: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


编辑:静安

声明


1

本平台接收会员单位、行业企业、高等院校、安全评价机构等社会单位投稿,稿件内容经审核符合要求的,将免费在本平台及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官网(http://www.chemicalsafety.org.cn/)上进行宣传。投稿邮箱ccsa@ccsa.net.cn,来稿请标注“微信投稿”字样。

2

本平台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和引用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出处所有,如有侵权或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等错误信息,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15810337617),感谢支持!


长按图片 关注我们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