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差压类流量变送器为什么要定期排表?
最新动态
差压类流量变送器为什么要定期排表?
2025-09-153

在化工、石油、电力等流程工业中,流量作为关键过程参数,其准确测量是优化生产、控制成本的核心环节。差压类流量变送器凭借结构简单、适应性强等优势,占据工业流量计量60%以上的市场份额。
然而,其测量可靠性高度依赖导压系统的完整性,而导压管堵塞、介质相变等问题易导致测量偏差,定期排表等维护操作就成了关键。定期排表真的能“延长”仪表寿命吗?三阀组和五阀组该怎么选?哪些工艺条件下必须加强排表?接下来,我们就一一解开这些疑问!

为什么差压类流量变送器需要定期排表?

差压类流量变送器通过测量流体通过节流装置产生的差压来计算流量,其准确性依赖于导压管的畅通和介质状态的稳定。定期排表(排放导压管内的介质)是必要的维护操作,主要原因如下:

  • 导压管堵塞或积液杂质沉积

工艺管道中的固体颗粒、油污或介质中的水分易在导压管内沉积,导致差压传递失真,测量误差增大。

  • 冷凝液积聚 

测量气体或蒸汽时,导压管内可能积聚冷凝液,形成附加液柱压差,影响测量精度。

  • 气泡产生

气体介质在导压管内可能形成气泡,导致差压信号波动或偏差。

  • 零点漂移校正

长期运行后,变送器可能因温度变化或机械应力出现零点漂移,定期排表时可通过关闭平衡阀、检查零点并进行调整,确保测量基准准确。

  • 介质特性变化

1)高温介质:如蒸汽,可能导致导压管内冷凝液蒸发,需定期补充冷凝液或排放气泡。

2)低温介质:如液态烃、DMO等物质,可能因温度降低而凝固,堵塞导压管。

3)粘稠介质:如重油,易在导压管内壁附着,需定期清理。

  • 工艺波动影响

压力或温度的频繁变化可能导致导压管内介质状态不稳定(如相变、密度变化),需通过排表恢复稳定测量条件。

图片

阀组如何选型?

三阀组与五阀组该如何选择?

差压类流量变送器通常配合阀组使用,以控制导压管的通断和平衡。阀组的选择取决于工艺复杂度和维护需求:

  • 三阀组

1)结构:由高压阀(正压侧)、低压阀(负压侧)和平衡阀组成。

2)功能:导通或切断差压变送器与导压管的连接。平衡阀用于平衡正负压室压力,防止膜盒因压差过大受损。

3)适用场景:

常规差压测量:如流量、液位监测(孔板流量计、储罐液位计)。

简单工况:介质清洁、无频繁波动、维护需求低。

成本敏感:结构简单,成本低,适合预算有限场合。

4)操作顺序:

投运:开高压阀→关平衡阀→开低压阀

停运:关低压阀→开平衡阀→关高压阀

5)局限性:无法直接排放导压管内的污染物,需依赖变送器自身的排污螺丝,维护效率较低。

  • 五阀组

1)结构:在三阀组基础上增加两个排污阀(高压侧和低压侧各一个),共五个阀门。

2)功能:除三阀组功能外,新增排污阀可直接排放导压管内的残余介质、杂质或气泡。支持在线校验变送器零点,无需拆卸设备。

3)适用场景:

需频繁校准的差压变送器系统(如贸易结算计量)。

处理易产生气泡或杂质的介质(气体、蒸汽、含固液体)。

复杂或高精度工况。

高安全要求:化工、石油等行业,需避免介质泄漏风险。

4)优势:

提升维护效率,减少停机时间。

更有效地清除导压管内污染物,确保测量精度。

  • 排表频率周期(常规)

哪些工艺条件需定期排表?

以下工艺条件会加剧导压管堵塞或介质状态变化,需定期排表:

  • 介质特性含杂质介质:如污水、浆液、油品中的固体颗粒,易沉积于导压管。

  • 易结晶或结焦介质:如高温蒸汽、重油,在温度降低时可能凝固或结焦。

  • 气体介质:如天然气、蒸汽,易产生冷凝液或气泡。

  • 温度压力变化

1)高温工况:导致导压管内冷凝液蒸发,需补充冷凝液或排放气泡。

2)低温工况:介质凝固风险增加,需定期清理。

3)压力波动:频繁压力变化可能导致导压管内介质相变(如气体液化或液体汽化)。

  • 工艺波动流量剧烈变化:如间歇性生产,导致导压管内介质流动不稳定,易沉积杂质。

  • 启停频繁:设备频繁启停导致导压管内介质状态反复变化。

  • 维护需求长周期运行:连续运行数月后,导压管内自然沉积物积累,需定期清理。

  • 校验需求:五阀组支持在线校验,但三阀组需停机排表后校验。

结论

  • 定期排表目的:清除导压管内沉积物、气泡或冷凝液,校正零点漂移,确保差压传递准确。

  • 阀组选择:

1)三阀组:适用于常规、简单工况,成本低,维护简单。

2)五阀组:适用于复杂、高精度或高安全要求工况,支持在线排污和校验。

关键工艺工况:介质含杂质、温度压力极端或波动大、气体/蒸汽测量、长周期运行等场景需加强排表维护。通过合理选择阀组并定期执行排表操作,可显著提升差压流量变送器的测量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世纪之毒”重塑全球危险化学品监管体系

鹤管、阻火器······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规定详解

化工事故仍旧高发,再谈如何筑牢安全防线

从RBPS基本原理看我国化工行业严格监管的必要性


来源:仪表圈


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

编辑:静安

声明


1

本平台接收会员单位、行业企业、高等院校、安全评价机构等社会单位投稿,稿件内容经审核符合要求的,将免费在本平台及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官网(http://www.chemicalsafety.org.cn/)上进行宣传。投稿邮箱ccsa@ccsa.net.cn,来稿请标注“微信投稿”字样。

2

本平台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和引用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出处所有,如有侵权或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等错误信息,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15810337617),感谢支持!


长按图片 关注我们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