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案例分析 | 安全阀压力等级范围问题
最新动态
案例分析 | 安全阀压力等级范围问题
2025-10-2813


Part 1 :术语与定义

GB/T 12241-2021 安全阀 一般要求》第3.3条款:安全阀的整定压力指在运行条件下开始开启的预定压力。

注:该压力是阀门进口处测量的表压力。在该压力下,在特定运行条件下由介质压力产生的使阀门开启的力同使阀瓣保持在阀座上的力相平衡。

Part 2 :安全阀弹簧选型的基本原则

GB/T 12241-2021 安全阀 一般要求》第5.3.1.2条款:制造安全阀弹簧的材料应符合相应的材料标准的要求,并同其工作条件相适应。

TSG ZF001-2006 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B2.15 条款 安全阀的弹簧应当符合以下要求:(3)弹簧设计能够保证在安全阀全开启时,弹簧的变形量等于弹簧最大变形量的20%80%,弹簧设计的最大切应力不大于许用切应力的80%

Part 3 :安全阀校验的相关要求

安全阀定期校验项目和内容:《TSG ZF001-2006 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E2.2条款:安全阀的校验项目和校验内容应当符合以下规定:安全阀的校验项目包括整定压力和密封性能,有条件时可以校验回座压力,整定压力试验不得少于3次,每次都必须达到本规程及其相应标准的合格要求。

安全阀整定压力校验的合格标准:《GB/T 12243-2021 弹簧直接载荷式安全阀》第5.1条款:安全阀的整定压力偏差按表4、表5的规定。

                                               

Part 4安全阀设置现场问题

我们在给某客户开展PSSR(开车前安全检查)时,发现现场多台安全阀的整定压力不符合要求。

问题:热电车间2#发电机组抽气冷凝器安全阀校验整定压力错误。


image.png


▲ 图1:现场安全阀校验牌整定压力为0.3MPa。



▲ 图2:现场安全阀铭牌压力等级为“0.4~0.6MPa”。

此台安全阀型式为常规弹簧直接载荷式,出厂的设计要求整定压力为0.4MPa20242月份安全阀的整定压力校验为0.3MPa,安全阀的铭牌中弹簧的压力等级为“0.4~0.6MPa”。

安全阀铭牌“压力等级”的含义:

安全阀铭牌的“压力等级”是指弹簧的工作压力级,指某一根弹簧所允许使用的工作压力范围,在该压力范围内,安全阀的开启压力(即整定压力)可以通过改变弹簧的预紧压缩量进行调节。同一公称压力的安全阀,根据弹簧设计要求,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工作压力级。具体划分见下表,划分的前提是能足以保证各个工作压力级的压力上限与下限均能符合有关标准所规定的动作性能指标。选用安全阀时,应根据所需开启压力值确定阀门的工作压力级。



▲ 图3:安全阀的公称压力等级与弹簧工作压力级对照选型表。

安全阀整定压力的调整标准:

安全阀校验时可以由有资质的机构,通过旋转调节螺套改变弹簧的预紧压缩量,对开启压力进行调整;若所要求的整定压力超出弹簧所规定的工作压力范围(铭牌的压力等级),则需更换另一根不同工作压力级的弹簧。

注:以上引用了“四川长仪油气集输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的《安全阀使用说明书》。

根据Part 3计算,此台安全阀设计要求整定压力值为0.4MPa,定期校验时整定压力的校验合格标准为0.385MPa~0.415MPa,在此范围内整定压力校验不合格时,应该通过调整安全阀的弹簧的预紧压缩量,变更安全阀的出厂设计整定压力。

综上所述:图2中的安全阀压力等级为“0.4~0.6MPa,安全阀校验的整定压力为0.3MPa,超过了弹簧的工作压力范围,不符合规范和安全阀制造厂家的要求,应该更换工作压力级为0.25~0.4MPa的弹簧。

注:至于为何这台安全阀校验合格,原因错综复杂,由于我们没有进行深入的实地调研,此篇不展开分析。

Part 5 :风险及建议措施

错误的校验压力,会导致安全阀异常起跳,安全阀的定期校验是合规性要求,企业的管理人员非常重视,安全阀“超期未校验”的问题越来越少;但是企业的专业安全管理人员(非安全专业管理人员)对安全阀校验技术标准和质量关注度不够,导致出现以上问题。希望借此篇文章,能够引起化工企业专业安全管理人员的思考,预防类似问题的再次出现。




管生产的必须管安全,那管安全的管什么?

2026年化工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清单

取样阀开度过大致6人受伤!如何有效防范取样环节事故?

化学品安全法规标准信息平台新功能上线!

来源:禾木科技

编辑:弛豫

声明


1

本平台接收会员单位、行业企业、高等院校、安全评价机构等社会单位投稿,稿件内容经审核符合要求的,将免费在本平台及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官网(http://www.chemicalsafety.org.cn/)上进行宣传。投稿邮箱ccsa@ccsa.net.cn,来稿请标注“微信投稿”字样。

2

本平台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和引用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出处所有,如有侵权或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等错误信息,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15801576967),感谢支持!


长按图片 关注我们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