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安全生产责任是企业按照岗位危险特性确定的安全责任,是岗位工作职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抓好安全生产的首要前提。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并非抽象概念,它与岗位安全管理、风险识别、隐患排查、安全操作、作业管控、异常应急、事故预防等紧密相关,在安全责任主体上界定到岗位,岗位延展至全员,是聚焦于不出事故、化危为安的具体规定。岗位安全生产责任要具体,做到可界定、可量化、可考核,需通过“责任主体、责任依据、责任范围、责任内容、责任目标”五大核心要素具象化,且需体现因岗定责、差异适配。
落实岗位安全生产责任方面
存在的问题
一是岗位安全生产责任上下一般粗。一些企业从领导到员工,每个岗位几乎都是相类似的几条几款。
二是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内容空泛、难以落实。从领导到员工各级岗位的责任没有体现出企业安全生产的难点、特点,更没有凸显不同岗位的安全生产工作重点、关键,尤其在危险企业、危险装置、危险岗位、涉及危险作业岗位等,在风险管控方面如何落实责任没有得到很好体现。同时,有的把工艺报警(工作职责)等同安全报警(安全责任)纳入岗位安全责任。
三是“一岗一责”要求落实不到位、缺乏针对性。有的企业生产装置只有外操岗位和内操岗位之分,而不是按照工艺流程中反应、精制、回收等不同流程分别制定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导致每个岗位预防事故的温度、压力、流量、反应速度、报警、连锁、释放等关键工艺参数,以及涉及本操作岗位危险化学品的爆炸极限、闪点、燃点、沸点、熔点、毒性等理化性质,没有特指和重点说明,特别是对于异常工况和应急处置的关键设备及操作没有重点表述,导致岗位员工在落实安全生产职责时对控制危险降低风险的关键措施认识不清、重点不明,抓不住预防事故的关键。也就是说,企业没有把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结合到岗位要求中去。某气化厂“7·19”重大事故就是没有界定液氧泄漏多少必须停车这一异常工况的量化条件,导致层层无法决策停车而引发事故。
四是安全生产责任落实缺乏载体、难以做到长期有效。责任贵在落实,任何一项工作欲求实现目标一定要有载体。落实责任的载体就是机制、手段、方法,为此要重视机制、手段、方法的制定和运用。目前,考核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更多地体现在事故后的追责上,而不是关口前移,缺乏责任评审、研讨,缺乏责任落实的讲评、深化和考核,更缺乏问题分析和复盘,大家难以受到教育,责任落实上缺少“温度”。
五是安全生产责任没有量化、难以考核。管理岗位安全生产责任一般只限于职责描述,缺乏开会、检查、督办次数等方面的量化指标。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21年修订版)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负有“组织建立并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职责,企业在制定安全生产责任时也这样规定,但并没有进一步明确时间、次数。作业岗位安全生产责任缺乏针对不同岗位的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公用工程安全和安全仪表、安全消防设施等量化指标。某企业把易飞温引发事故岗位温度控制指标作为安全责任量化管理,这样考核就有针对性,能考核才好管理。
关于落实岗位安全生产责任的思考
一要依岗定责,量化指标。企业从领导到员工都要有适合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责任制定要基于岗位固有危险,突出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整改责任落实,强化过程安全工艺、设备、安全仪表指标量化,加强安全、消防、个人防护安全设备设施器具量化责任管理。在编制环节,要进一步提炼、强化、明确安全责任,依岗定责,强化业务保安。例如,分管采购工作,要对采购的材料、原料、设备、部件质量安全负责,如果因此引发事故要对其追责;分管人事工作,要对人才引进和安全培训工作负责,因员工安全素质低,难以满足安全生产履责要求导致事故的,要对其追究责任。要把管理思想固化到岗位责任中,把执行工艺纪律、安全纪律、劳动纪律的具体要求量化到岗位责任中,这是岗位落实责任的关键。
事故多发生在作业环节,量化责任是前提。例如,高速公路限行120公里/小时,超速不等于事故,但发生事故的概率增大,对此产生交通法规的扣分罚款规定。生产操作中,超温不等于事故,但是飞温易引发事故,所以对操作温度给出界定予以考核。异常工况条件授权就是化工安全操作的岗位责任。泄漏不等于事故,但危化品泄漏易引发事故,所以动静密封泄漏率(泄漏次数)就是设备管理的安全责任量化指标。危险化学品行业,生产运行岗位涉及易燃易爆、高温高压、有毒有害介质,极易引发泄漏、着火、爆炸、灼伤、中毒、窒息等事故,因此,要把岗位工艺关键参数控制、报警处置、安全仪表、连锁投用、泄压排放等设施管控量化到岗位安全责任中,通过每年签订岗位安全生产责任状,推动责任落地做实。
二要压实责任、强化考核。安全生产重在领导,领导落责是首要。领导要带头遵规守责,认真执行规定动作,例如,企业“一把手”每年应按照规定召开几次安委会、分几次组织并参与开展安全检查、按时带班值守、每天按时发布风险公告,坚持源长制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检查等。安全职能部门按照领导的岗位安全职责,每月制定领导履职计划表,做到领导在日常工作中的安全履责有计划、有记录、有考核。领导要积极践行岗位安全职责,主动作为,落实好各项安全工作,同时要以身作则,注重示范引导,比如戴安全帽系好下颚带,穿符合要求的工作服去车间、下装置,按时带班,按时到关键装置要害部位巡查等。
安全生产重在一线,基层班组是关键。安全管理的落脚点在“三基”工作,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班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落地,通过强化设备定置、人员定位等6S管理,实现“沟见底、轴见光、物见本色”“工完料净场地清”,创造良好的生产作业环境。
三要依托载体,强化有效落地。责任要落地、做实就必须要有一个好的载体。目前,一些企业推广使用手持终端(防爆手机)巡检,就是倒逼岗位员工把上一个巡检点的工艺参数(压力、温度等参数)记录在终端上,不如此就不能进入下一个巡检点巡检。这就是强化岗位职责落地、做实的一个很好的载体。
来源:《中国石化》
编辑:弛豫
声明
1
本平台接收会员单位、行业企业、高等院校、安全评价机构等社会单位投稿,稿件内容经审核符合要求的,将免费在本平台及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官网(http://www.chemicalsafety.org.cn/)上进行宣传。投稿邮箱ccsa@ccsa.net.cn,来稿请标注“微信投稿”字样。
2
本平台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及版权问题等错误信息,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15801576967),感谢支持!
长按图片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