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设备事故9大原因分析
最新动态
设备事故9大原因分析
2025-11-132


在工业生产体系中,设备是支撑生产连续稳定运行的核心载体。设备事故不仅会直接导致生产中断、造成经济损失,还可能引发人员伤亡、环境污染等恶性后果。深入剖析事故根源,既是事后厘清责任的关键,更是前置防范风险、筑牢安全生产防线的核心,结合实践,设备事故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九类:

图片

设计缺陷

01



设备缺陷是设备设计阶段即存在的固有问题,非后期使用或维护不当所致,源于设计逻辑疏漏、技术选型偏差或功能规划缺失。核心表现为:设计结构缺陷(承重部件力学计算失误、运动部件干涉、散热通道设计不合理);材料选型缺陷(特定工况下材质与需求不匹配);功能缺失缺陷(未设计必要的安全保护功能)。

图片


安装调试缺陷

02



安装调试是设备从静态零部件” 转为 动态生产工具” 的关键环节,未按标准化流程操作会埋下事故隐患。核心表现为:安装操作不规范(零部件装配错位、连接部件紧固不到位、密封件安装偏差);调试参数不精准(关键运行参数未按说明书校准);安装环境适配性差(设备特性与安装环境不匹配)。

图片


制造质量差

03



制造质量差指设备生产加工中,因工艺不达标、质检缺失或操作失误,导致零部件或整机不符合质量标准。核心表现为:工艺执行不到位(工艺流程未严格遵循);尺寸精度超标(关键零部件加工尺寸超出公差);质检流程缺失(未开展全流程出厂检验)。

图片

违章指挥与违章操作

04



这是人为因素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二者常关联触发。违章指挥指管理层面下达违规指令(强令设备超负荷运行、跳过安全检查、故障未排除强令复工);违章操作指操作层面偏离规程(启动顺序错误、擅自修改参数、未佩戴防护装备)。

图片

维护保养不周

05



维护保养是设备寿命与故障预防的日常保障,流于形式会加剧磨损、累积隐患。核心表现为:未按周期维护(未遵循手册周期开展维护);维护操作不彻底(仅做表面维护,未排查内部问题);忽视异常信号(未及时处理设备运行中的异常现象)。

图片

野蛮检修作业

06



野蛮检修是检修中不遵守规程、以暴力操作” 替代标准流程的行为,源于检修人员安全意识缺失、技能不足。核心表现为:强行拆卸零部件(未用专用工具,暴力拆解);忽视设备精度保护(未采取防护措施、检修后遗留杂物);违规改造设备结构(擅自改动原有设计)。

图片

检修质量差

07



野蛮检修” 不同,检修质量差侧重 未达检修标准,但同样会导致设备故障。核心表现为:零部件装配不当(间隙调整不合理、密封件安装反向、啮合间隙不达标);参数校准错误(关键参数未按标准调整);备件质量不达标(使用劣质或型号不匹配的备件)。

图片

超期检修、检验

08



设备检修与检验有明确周期,超期会导致隐藏故障无法发现、隐患累积。核心表现为:超期检修(超出维护手册规定周期);超期检验(超出法规或行业标准规定周期);存在带病运行” 侥幸心理(忽视设备轻微异常,未按周期检修)。

图片

安全附件、仪器仪表失灵

09



安全附件是设备安全屏障,仪器仪表是运行状态 监测窗口,二者失灵会丧失保护与监测能力。核心表现为:安全附件失灵(无法正常发挥保护作用);仪器仪表失灵(显示数据与实际不符);未及时发现失灵(日常检查缺失,未察觉故障)。

图片

【总结与预防建议】设备事故原因并非孤立,常存在连锁反应,需构建设备全生命周期管控体系:一是源头管控(严格筛选供应商,规避先天缺陷设备);二是规范安装调试(专业团队操作,双重验收确认达标);三是强化人员管理(定期培训考核,杜绝违规行为);四是完善维护检修(明确周期与标准,选用合格备件);五是实时监测预警(部署在线监测,及时消除隐患)。通过全流程精细化管控,可最大限度降低事故发生率,保障生产安全稳定。



危化品企业人员安全资质及配备要求
《化工企业可燃液体常压储罐区安全管理规范》等一批行标发布
管生产的必须管安全,那管安全的管什么?
2026年化工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清单

来源:设备人


编辑:弛豫

声明


1

本平台接收会员单位、行业企业、高等院校、安全评价机构等社会单位投稿,稿件内容经审核符合要求的,将免费在本平台及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官网(http://www.chemicalsafety.org.cn/)上进行宣传。投稿邮箱ccsa@ccsa.net.cn,来稿请标注“微信投稿”字样。

2

本平台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及版权问题等错误信息,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15801576967),感谢支持!

长按图片 关注我们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