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企业生产装置区运行着各类电气仪表设备,其中较为常见的就是各类电机。通常每个电机旁边都有一个现场操作柱。笔者近日在某企业开展安全检查时,发现一个电气操作柱外观看起来很奇怪。
这个操作柱上下两部分颜色不一样。笔者上前仔细查看设备铭牌,竟然看到两个铭牌,便问陪同的企业电气专业人员:“这个操作柱为什么会有两个铭牌,而且两个铭牌上的厂家、型号和防爆信息等都不一样?”
企业陪同人员上前看了一下,也是一脸疑惑:“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不应该有这种情况啊,具体得问一下安装这个操作柱的承包商。”
笔者接着说:“这个操作柱上下两个部分颜色不一样,而且上下两部分各有一个设备铭牌,很显然是由两个不同厂家的操作柱拼装而成的。”
陪同人员表示赞同,同时问道:“这个操作柱的两个部分都是正规厂家生产的防爆电气设备,应该能满足防爆要求吧?”
笔者摇摇头说:“如果这个操作柱的两个部分分开安装使用,是能够满足防爆要求的,但如果像这样拼装到一起,就不能满足防爆要求了。”
见陪同人员一脸不解的样子,笔者解释道:“你们仔细看一下这个操作柱的结构,上下两个部分用胶粘在一起的。上面部分的操作柱下方应该有进线接口,但下面部分的操作柱上方没有进线接口,能够安装到一起必然是安装人员在下方的操作柱的上方打洞了,这样就破坏了操作柱原有的密封结构。改造过的设备没法用原来的防爆认证证书证明其具有原本的防爆性能。”
陪同人员听到这里恍然大悟,表示会立即组织整改。
《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第6.1.2.1.3条规定:防爆电气设备的外壳和透光部分应无裂纹、损伤;第6.1.2.2.5条规定:电缆和导线引入系统须满足有关的设备要求,并保证隔爆外壳的整体防爆性能。
这家企业的问题属于未按照标准要求安装防爆电气设备。而出现这种不专业安装的情况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对承包商的施工安全管理不到位。企业要加强对承包商的入厂施工人员的能力审查,做好专业培训;企业不可“以包代管”,要做好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工作;企业电气仪表等专业技术人员要把好承包商施工安装质量关,做好设备的安装验收工作。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
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
编辑:静安
声明
1
本平台接收会员单位、行业企业、高等院校、安全评价机构等社会单位投稿,稿件内容经审核符合要求的,将免费在本平台及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官网(http://www.chemicalsafety.org.cn/)上进行宣传。投稿邮箱ccsa@ccsa.net.cn,来稿请标注“微信投稿”字样。
2
本平台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及版权问题等错误信息,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10-64464070),感谢支持!
长按图片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