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三违”要防,这九种不安全管理行为也要防
最新动态
“三违”要防,这九种不安全管理行为也要防
2025-01-0719
谈到不安全,大家很容易想到“三违”:违规操作、违反劳动纪律、违章指挥。其实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和“三违”一样要警惕的不安全行为,还有“管理上的不安全”。
因为现场的作业行为、现场的安全状况一切源于“安全管理的履责”,若安全管理责任履责不到位或不履行安全管理的责任,现场的作业行为也好,现场的安全状况也罢,必然会跟着“安全管理履责不到位或不履责”而出现“三违”情况。这里列举“九种”不安全的管理行为。

1.对现场的“三违情况熟视无睹
管理者其中一项技能就是“管控”。
“管控”的作用就是发现团队存在的不合规的情况,及时制止纠正,消除不合规的情况,做到及时止损,防止不合规的情况一直存在积聚引发为安全事故。
最怕的就是管理者到了现场,没有发挥“管控”的作用力与影响力,对现场存在的“三违”情况(现象)熟视无睹,好像与管理者没有任何的关系。
对现场存在的“三违”情况(现象)熟视无睹必然会导致“破窗效应”:
—“三违”的情况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
—效仿“三违”的行为或状态越来越多
现场的生产安全还何以得到保障?

2.现场生产安全检查蜻蜓点水
安全生产的管理重点在现场,要想管理好安全生产,管理者就要常去现场监督检查安全生产状况,及时发现安全生产异常,及时处理解决,确保现场的生产活动符合规定的要求。
最怕的就是管理者去了现场,去也匆匆,离也匆匆,蜻蜓点水,根本发现不了现场存在的安全问题,不仅对现场的生产安全起不到任何的积极作用,还会让现场的人员把管理者当成空气,为什么呢?反正来现场是应付的、是敷衍的,何必在乎管理者呢?何必思想上紧张呢?何必自我检查合不合规呢?

3.对生产安全问题改而不追因
我们都知道,没有绝对的安全。
因为安全涉及到的面比较广,在执行安全规章制度过程中,难免会存在各种不同的“不合规情况”,一律统称为“生产安全问题”,比如:
现场人的不合规行为
现场物的不合规状态
现场环境不合规状态
现场管理行为存在缺失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不合规”的情况?
是执行层面的责任?还是管理层面的责任?
是实施层面的因素?还是制度层面的因素?
是思想认知的因素?还是安全培训的因素?
是日常监督的因素?还是安全宣导的因素?
—是思想引导的因素?还是人员安排的因素?
—是空间规划的因素?还是安全标识的因素?
—……
若不把“安全问题”的原因找全、找对,“安全问题”就不可能得到彻底解决,现场的生产安全如何能得到保障?现场的生产安全如何能做扎实?即使今天整改了,明天依然会出现,何时能有一个“了”?
所以说,对待“安全问题”只是改而不追因整理,产生“风险”后果严重性不亚于“表面三违”导致的伤害(损失)。

4.生产安全培训不从实际出发
安全生产管理最重要的是管理“人的安全思想认知”。
“人的安全思想认知”决定了人的作业活动行为。
人的作业活动行为决定了作业活动的结果。
要想管好“安全生产”,必须要在“人的安全思想认知”层面下功夫、想办法、投精力、投时间、投资金。
我们都知道,引导、扶正“人的安全思想认知”其中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对人员实施“安全生产培训”,前提是要保证“安全生产培训”适宜有效:
—确保“安全生产培训”从公司的安全实际需求出发
—确保“安全生产培训”从公司的安全管理结果出发
—确保“安全生产培训”从公司的安全实际情况出发
才能保证:
—“安全生产培训”的内容适宜有效
—“安全生产培训”的方式适宜有效
—“安全生产培训”的效果评价适宜
最怕的就是“安全生产培训”只是为了“培训”而“培训”,让“安全生产培训”变成了“形式”、“任务”:—何以能保证“安全生产培训”用心精心?
—何以能发挥“安全生产培训”的作用?
—何以能实现“安全生产培训”的目标?

5.只提安全要求而不跟踪落实
安全生产管理通常分为三大阶段: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
不论在哪个阶段,都会有对应的安全生产管理要求
安全生产管理要求,不仅重在“要求”,更重在“有效落实”,才能实现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的预期效果。
如何保证“安全生产管理要求”持续落到实处?
必须要在“安全生产管理要求”之后予以跟踪督促,因为员工只会做好管理者关注的要求,而不会做好管理者期望的要求。
所以,要想管理安全生产,不仅要常提安全生产要求,还要善于跟踪落实,否则安全生产管理要求必是“一场空”。
“安全生产管理要求”得不到落实的结果就是“违规违纪”,“违规违纪”的后果就是伤害(损失),所以说,不跟踪”安全生产管理要求“导致的伤害后果不亚于“违规违纪”导致的伤害后果,甚至会甚于“违规违纪”产生的伤害后果。

6.只定推行办法而不考虑适宜
在公司内部推行安全生产,必须要想尽一切办法,才有可能确保安全生产在公司内部得到持续有效落实,形成常态化,前提是要保证“推行办法”适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否则,“推行办法”永远就是“悬而不落”,自然也就不会对推行安全生产起到积极的作用。
所以说,在公司内部推行安全生产,想办法是必须的,但必须要用心认真考虑“办法”是不是适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否则就会引起执行人员抗拒抵触,抗拒抵触的结果就是:敷衍了事、弄虚作假。
对待安全生产“敷衍了事”、“弄虚作假”的后果就是安全隐患的滋生,甚至是安全事故。

7.只查看点检表而不核实实情
我们都知道,安全生产管理重在“预防”,“预防”管理安全的一个管理方法就是按照规定的要求对现场的安全生产状况在活动实施前进行“点检”确认,现场状况符合要求后方可正式开始作业活动。
比如:
—作业前点检确认设备设施的状态
—作业前点检确认岗位的安全状况
—作业前点检确认岗位周边的安全
有点检必然会有点检记录,最怕的就是对现场的“点检”结果只是查看“点检记录”而不核实真实的情况,必然会导致“点检”工作出现“弄虚作假”的情况,导致没有真正确认“安全状况的符合性”而盲目直接开始作业活动。

8.只配发防护品而不监督佩戴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根据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配发劳动防护用品,并要求生产经单位监督检查劳动防护用品的佩戴状况,以确保:
—劳动防护用品配合合规
—劳动防护用品佩戴合规
才能真正确保现场人员的安全得到保障。
最怕的就是配发劳动防护用品后而不跟踪督促、监督检查劳动防护用品的佩戴状况,导致:
—现场人员不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现场人员不规范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现场人员佩戴不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

9.只管标识而不考虑能否看清看懂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在存在隐患的场所、设备醒目标识,以起到警示警醒的作用,防止因不知情而导致违规违纪的情况发生,甚至事故的发生。
保证“安全标识”起到警示警醒的作用,必须要确保“安全标识”:符合现场实际情况、直观醒目易辨认、易看到、易看清、易看懂。
最怕的就是在现场张贴了“安全警示标识”,而忽略了现场人员能否“易看清、易看懂”的要求。

盲板设置要求以及常见错误

生产现场管理:三不上岗、三拒绝、三确认、三保证、三上报

简单压力容器安全阀是否需要定期校验?(附安全阀常见隐患视频)

仪表电缆穿线管排水口到底堵不堵


来源:让管理简单有效标准化


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

编辑:佑安

声明


1

本平台接收会员单位、行业企业、高等院校、安全评价机构等社会单位投稿,稿件内容经审核符合要求的,将免费在本平台及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官网(http://www.chemicalsafety.org.cn/)上进行宣传。投稿邮箱ccsa@ccsa.net.cn,来稿请标注“微信投稿”字样。

2

本平台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和引用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出处所有,如有侵权或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等错误信息,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15810337617),感谢支持!


长按图片 关注我们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